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美术系 > 正文

深入基层,看见青年的力量——云南大学常态化社会实践C202184团队在行动


【发布:2022年06月06日 10:33 |撰稿:胡秋艳 杨春林|责编:魏述鑫|点击量:





社会实践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青年深入基层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支教、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等活动,深入基层聚焦生活需求,以实际行动弘扬公益理念;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使实践成为青年全面发展最鲜亮的底色,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内容:



一、关爱残疾人



为弘扬关爱残疾人的传统美德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营造助人为乐和尊敬残疾人的社会氛围,云南大学常态化社会实践团队“唯有爱,让感动常在——爱之家”聚焦残疾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开展了“关爱残疾人”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首先本次活动,我们捧着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通过对银杏树来源的故事,告诉社区的他们要学习银杏树坚韧沉着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面对苦难时要有豁达的胸襟。大家都热情高涨,全神贯注,一步一步跟着制作银杏叶花朵。


其次利用橡皮泥捏造、绘画创作的方式,培养他们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日常活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判断力,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与自信心,同时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无限的想象与浪漫,他们是天真的也是快乐的。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它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让心灵没有距离,需要社会携手共建爱的力量。图片





二、3·5学雷锋——陪“小蜗牛”慢慢走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常在,雷锋精神永存。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积极号召周边爱心人士加入我们的服务活动中,弘扬正能量,为推动社会进步,构建文明风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活动,我们携手五华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各爱心机构和周边30多名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一起在五华区宝善街开展观音寺社区残疾人绘画作品拍卖,免费帮助群众测量血压,发放消防宣传手册。


  本次爱心义卖的作品均为观音寺社区“小蜗牛”的绘画作品,他们从不同角度,以绘画形式展现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渴望,以及他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给现场的朋友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和心灵洗礼。同时也展现出他们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爱心义卖成果将会用于观音寺残疾人日间照料的日常开支,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水平。




活动最后还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让他们体会劳有所得的快乐,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公益支教



瓦恭村地处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乡,辖区内人口众多,大多数为务农人口、少数民族群体,文化语言沟通困难,根据村官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辖区内有许多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兴趣爱好的追求,但教育资源不均衡却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次公益支教充分运用大学生所学知识,磨炼意志,为瓦恭社区提供一些教育资源,帮助孩子们了解外界信息,开阔眼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外界的关心。


在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前准备PPT课件、绘画材料、学习用品等。通过对绘画方式的基础讲解,采取临摹的方式绘制黑白装饰画,培养兴趣爱好,让同学们深切的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同学们播撒艺术的种子。




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对老师的讲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间积极回答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欢快的舞蹈,从他们的舞蹈中,可以感受到属于孩童的天真与快乐,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使孩子们善于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在活动结束时为小朋友们发放了学习用品,并嘱咐他们努力学习,励志走向更高的学府。




支教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我们在支教实践活动中收获的经验为我们未来的事业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公益支教活动,共同呵护祖国花朵茁壮成长。



四、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本该享受童年的花季美好,父母却成为他们身边的过客,他们独自承受着成长中的快乐和伤痛,这些孩子大部分与老人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有的甚至自己独立生活,每天他们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装进自己的书包,他们共同拥有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也正是这样一群孩子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五华区某一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入户关爱,为他们捐赠经典文学书籍、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活动主要围绕课后作业辅导、培养绘画兴趣爱好两方面展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希望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踊跃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为构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尽一份力,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要树立“留守并不可怕,立志应该远大”的信念,珍惜社会各界的爱心,学会感恩,学会坚强。





五、关爱空巢老人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在活动中,我们与奶奶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为奶奶收拾屋子,打扫卫生。便再三叮嘱奶奶要好好保护身体,注意饮食卫生,做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工作,询问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普及健康管理知识,均取得一定成效。




另外,我们向文林社区老人宣传反诈骗知识与技巧,增强他们自我防范、保护意识与能力,学会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次活动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及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同时呼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养成勤俭节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六、“非常文林,端午·龙舟童心”活动



在六一、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携文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起在文林街举办“非常文林,端午·龙舟童心活动”,庆祝端午节、儿童节的到来,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在科普龙舟由来后让小朋友们亲手制作了龙舟,随后开展了激烈的龙舟比赛,进一步加深了小朋友们对端午节由来及风俗活动的认识,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这也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云南大学“唯有爱,让感动常在——爱之家”团队将自身所学回馈社会,乐于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层带来了属于千禧一代的青春活力,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奉献与服务的快乐。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和残疾人、留守儿童、老年人们交流的宝贵经历,将自身所学落到实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收获锻炼与成长。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体会到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同样也为他们上了一堂关于责任和奉献的生动课程。






指导教师:王金灿


指导心得:《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新时代大学校园的知识青年,我们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还要有担当、有作为,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大爱之心。在昌新国际艺术学院19级本科瓷画胡秋艳同学负责的云南大学常态化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唯有爱,让感动常在——爱之家》中与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点用美术传播爱与关怀,以力所能及的形式把对美的表达和美的感受传递给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尽自己所能为传播感受生活、感受美好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自己的服务和奉献。团队成员能够团结合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活动安排相对较好,有些实践活动还有可供挖掘和丰富的内容,在走向基层面向社会实践上可再深入,在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上,进一步做到用心、用情、用力。


撰稿:胡秋艳 杨春林

图片:张依纯 贺涵瑞

审核:王金灿

责编:大李





上一条:​深入基层,看见青年的力量——云南大学常态化社会实践C202181团队在行动
下一条:喜报|我院本科版画专业学生作品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