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正文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


【发布:2020年07月13日 17:38 |撰稿:院教务办|责编:大李|点击量: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云南大学入选中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2016年,云南大学与“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周昌新艺术基金”共同创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制定了“十个一”发展规划,即一所学院、一批创作基地(对十六个地州设立“七彩云南国际美术创作基地”)、一个国际艺术家小镇、一个国际艺术博览会、一个论坛、一份刊物、一个网站、一项公益、一支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扎根云南、面向世界、以“艺术+”的方式投资云南的教育、文创、力图用艺术助推云南的文化教育发展。

学院坚持把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目前在校生共计965人,其中本科生58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6人。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基础厚、能力强等优势,就业前景良好。

目前,学院已聘请中国各个艺术专业的领军艺术教育家和艺术家近六十位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和研究生导师,通过与国际上每个艺术专业在世界排名前三的艺术学院联合办学来引进国际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材、师资,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云南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逐步将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

在学科专业培养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推进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构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人才。


专业介绍

一、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系统的绘画艺术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能力,能在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

学位类别: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专业黑白木刻技法、套色木刻技法、综合版画、铜版画、陶瓷装饰基础、陶瓷造型基础、世界陶瓷史 、透视与构图、速写与构图、素描研究、色彩研究、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绘画综合媒介材料研究、当代绘画创作与研究、中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国画素描、白描写生与创作、意笔人物、工笔人物、意笔花鸟、工笔花鸟、意笔山水、书法篆刻、小品画创作等。

就业方向:在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

绘画专业现设有国画、重彩油画、版画、雕塑、瓷画5个专业方向,有在职在编和外聘教师共计40余人,外聘教授均来自国内中央美院、清华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鲁迅美院、广州美院等知名艺术高校的著名艺术家,有:王胜利、陈孟昕、曾成钢、郭润文、俞晓夫、王铁牛、潘晓东、谢楚余、李全民、范敏祺等,以及来自国际知名美院列宾美院、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和国内各大美院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均在国内各大型展览中数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展览,并获奖,近年来美术系教师入选国家级展览十余次,入选省级展览三十余次。

绘画专业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校内学习任务,还能积极参加社会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多次参加大型艺术创作比赛,并在赛事中取得了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的奖项,学习与创作氛围风貌优秀。

绘画专业介绍表:

(1)中国画方向

中国画方向的专业结构分为造型基础与中国画专业来进行主要教学。在第一、二学年主要教授中国画方向的基本绘画知识与书法技能;在第三学年划分写意方向与工笔方向。

中国画方向根据学院办学思想,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全面审视自身的教学传统、地域特色、写生优势,推动教学向前发展,制定了“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

培养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造型的艺术美学、艺术特征、生活风貌、丰富的表现力,并掌握其绘画技巧,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在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既能体现时代审美取向,又有积极探索相对独立的个体艺术价值的专业人才,能在艺术领域、教育、研究、出版、管理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2)重彩油画方向

重彩油画方向由中国重彩油画奠基人——周昌新院长提出建设,是周昌新院长对东西方各国的绘画理论与实践做了多年系统的研究与比较,并将中国传统重彩画与西方油画有机融合而开创建设。

重彩油画方向以研究中国传统重彩画、西方油画及油画媒材作为主要绘画创作手段为专业主攻方向。在强调基础教学的同时,重视油画艺术传统的吸收和引进,执守以写生为基本点的基础教学形式,重视传统,关注现实,比较融合,综合创新。立足于普通高等院校美术本科教育体系,掌握系统绘画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必备的技能与方法,重点发展艺术实践与艺术创作,培养具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创作能力的“艺术实践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艺术专门人才。

(3)版画方向

版画方向秉承“立足传统、构建特色”的精神内核,将“助力本土、直面周遭”设为治学育人的根本。明确艺术教育中艺术素质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调整艺术创作是培养手段,以培养具有一般基础绘画能力和版画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艺术素质和思维创作能力,并能运用于造型艺术创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

版画方向在教学中,采用导师工作室和版画技法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基础版画工作室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再到各版种工作室完成所有专业方向课程。

4)雕塑方向

雕塑方向的专业定位为“依托传统、立足当代、关注未来”,注重专业技能的系统化教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综合素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学识广博,具有艺术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雕塑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

为了结合云南地区丰富的艺术资源优势,学院在地州、市设立实践基地,如瑞丽地区的玉雕、剑川地区的木雕等教学实践基地,并开通南北两路线的传统雕塑造像实践考察,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搭建良好的学习资源平台。

(5)瓷画方向

瓷画是陶瓷材料、绘画艺术和工艺技术的结合,强调绘画性和材料性的运用,是以陶瓷为载体的绘画艺术。通过循序渐进地接受瓷画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瓷画应用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创作能力。瓷画方向以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创作表现形式为培养目标。

二、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科研、评论、创作、编辑、策展、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制4年。

学位类别: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有中外国美术通史、中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艺术哲学、中西方美学经典选读、中西方画论选讲、艺术批评与写作、博物馆学基础、艺术策划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与批评、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美术学专业属于我国目前艺术体系中极具创新性和发展前景的专业,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并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阐述美术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对当代美术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程,具有对于视觉文化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介入艺术展览活动,了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览方式以及展览的整体运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本专业以国内外较为规范和严谨的学术课程为核心,设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中国现当代艺术思潮、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艺术哲学、中国美学经典选读、西方美学经典选读、中国画论选讲、西方画论选讲、艺术批评与写作、博物馆学基础、艺术策划与管理等基本课程。

本院美术学主要搭建起以美术理论研究和艺术策划、管理为中心的两条学术方向。主要培养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能力,能从事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的工作,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了解民族设计风格,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具有传统平面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设计能力,在专业设计机构、企业、新闻媒体、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学制4年。

学位类别: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中外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图形创意、

文字与版式设计、印刷工艺与技法、包装设计、民族民间创意产品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专业设计机构、企业、新闻媒体、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拥有强大的专业师资力量与雄厚的技术平台支持。设计系打造大设计基础平台,通过文理交叉、宽口径教学构建学科特色,有效推动设计教育从重技能培养到重创造实践的迅速发展。

       视觉传达方向在数字化教学的平台上已形成了包括广告设计与策划、包装设计、CI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特色培养体系。学院与英国地区的多所设计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后续将完善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培养机制。曾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并为学生提供各类设计实践机会,与其它企业和单位合作完成了多项品牌设计项目。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有品牌艺术研究所,并与云南地区的各地州许多公司建立了合作开发项目。

       本学科设有设计学硕士点、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和非全日制艺术硕士(MFA),给予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直升及考研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

       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独立插画师;独立摄影师;网店装潢师等。

四、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艺术、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和基本的音乐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制4年。

学位类别: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声乐、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电脑音乐制作、舞台表演基础、音乐教学法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表演、研究、编辑、评论、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系本科主要培养音乐学专业人才,本科教学师资队伍由音乐学科带头人马秋华教授带领建立,现有在职教师与外聘教师共二十三名,有:马秋华、王次炤、赵云红、谭晶、陈勇、孔庆学、邓桂萍、李建英、王晓康、李晓红、康建忠、靳丽芬等名家和青年教师,教师专家均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云南艺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为本专业学生进行高水平授课。

课程设置有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专业课程设有艺术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艺术论文写作、声乐表演、器乐表演、基本乐理、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唱语言正音等课程。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范畴的实习与实践。如业界名师“大师课”观摩、专业讲座,教学汇报音乐会、专业比赛、民族民间音乐考察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直接与名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增加学生的舞台实践机会,加深学生的艺术造诣,提高就业竞争力。

音乐系自成立以来,教学成果丰硕。师生积极参加各项赛事活动,在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选拔赛、第二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征集比赛、2019年云南大学长江钢琴—全国高校钢琴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校级赛事、活动中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昌新艺术讲堂”每学期邀请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为音乐系师生讲学,丰富并提升了同学们的实践与理论能力。

五、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研究、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的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主干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意论象、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作品鉴赏与评析、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舞蹈教育学、舞蹈解剖学、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概论、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华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排练等。

就业方向:能在有关专业艺术单位、群文及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美育教学、表演、研究、创作、管理等方面工作。

 

舞蹈系拥有国内舞蹈圈最顶尖的师资队伍,优秀的教授团队担任本科生的任课教师,现有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院院长于平教授、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现代舞学科创始人张守和教授、原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许令杰副校长分别承担本科生的理论类与实践类课程;学院还会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分别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等名校聘请各专业板块最具权威的教师指导学生。

  于平教授,文学博士、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编剧、大型晚会策划人和撰稿人,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张守和教授,著名舞蹈编导家、教育家、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现代舞学科创始人、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及舞蹈学科带头人。

  许令杰教授,原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副校长,现任云南大学昌新国家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

  冯双白教授,文学博士、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编剧、大型晚会策划人和撰稿人,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罗斌教授,舞蹈学博士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院舞蹈系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

  江东教授,舞蹈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硕士导师。研究方向:现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史研究、中外舞蹈文江东化比较研究、非遗公约文本研究。

  高度教授,北京舞蹈学院舞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欧建平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导师及课程教师、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

王伟教授,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曾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教师、民族舞剧系教师。

郭磊教授,现为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教务处处长。

陈家年教授,现为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曾担任芭蕾舞科主任、上海市舞蹈家协会理事,现为加拿大温哥华GOH芭蕾舞学院副校长,青年芭蕾舞团艺术指导、编导,是位正值英年的芭蕾舞教育家。





上一条:关于2020年录取信息查询的通知
下一条:2020年云南大学报考指南


【返回顶部】
关闭